各位有聽過性單戀(英文:lithromantic)嗎?常常在Dcard或PTT上看到有人再被自己喜歡的人告白後,忽然就不喜歡對方了,又或者排斥對他人的喜歡。而往往就會被稱之為性單戀,究竟性單戀是什麼呢?
本次的品味誌,小編為各位整理了關於性單戀的解釋與幾種可能的成因,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文章目錄
性單戀指的是一種戀愛狀態,而非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指的戀愛性向。常有人在問的「性單戀會好嗎」,其實性單戀既不是病症也不是病理學上所說的「人格」,因此會隨著時間和人生經歷而有所變化或鬆動。
嚴格來說,「性單戀」並不算正式的心理學名詞,它的英文(lithromantic)是由希臘語中的石頭(líthos)與浪漫(romantic)兩個詞結合而成,所以比起中文常說的單向戀愛,更清準的性單戀意思應該是「一個人對渴望戀愛感受,卻同時排斥親密關係」。
常見的性單戀症狀/特徵是性單者會對他人產生好感,卻不希望從對方獲得情感回應的人,因此,這類族群的戀愛情結可能會因對方做了情感回應而消失。除了焦慮或壓力,性單戀者也可能擔心被喜歡或被追求後會失去關係原有的距離進而失控,或是親密關係語承諾感到焦慮或不知所措。
正如前面說的,性單戀並不算是正式的心理學名詞,相關的研究也不多,因此有關於它的成因很多時候只能以導因為果的方式解釋,以下是小編整理了一些性單戀的可能原因,不過,每個人的感受都有其獨特性,若煩惱性單戀怎麼辦,也許找到接納自己和找到與他人舒適交流的距離才是正確的解方喔。
迴避型依戀是依附理論中的一種依戀類型,指的是在親密關係中傾向於迴避親密和依賴的表現。迴避型依戀可能跟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有關。如果在孩童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支持,就可能會型塑往後對關係的不信任與否定。
這個狀況相較於迴避型依戀較為輕微,指的是在成長過程中並未得到足夠多的關注與支持,因而當對方表達「喜歡自己」時,因為下意識的否定他人的欣賞或肯定,反而會對喜歡自己的人反感,有的則是在信入關係後一點一點的查覺到這件事,直到某天突然覺得另一半很噁心。而這就有可能形成性單戀所謂的「對渴望戀愛感受,卻同時排斥親密關係」。
這一說法來自於追星時的粉絲心理,粉絲既崇拜偶像,又不期待偶像能給予相等的情感回應,這樣的狀態是不是跟性單戀的狀態很像呢?不少性單戀者便是以相似的粉絲心理看待戀愛對象,又或者以追星、CP想像的方式獲得戀愛感受,而既然主體不是自己,就免去了許多親密關係帶來的焦慮與不安。
看了以上的介紹,是不是又對性單戀有更深的認識呢?小編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每個人看待親密關係的方式都因人而異,儘管主流大眾總是將戀愛關係型塑成某種單一的答案,但自己究竟如何看待重要他人,以及處理浪漫關係的方式都是極為個人且私密的,而究竟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性單戀,假若遇到了這樣的困惑不妨與親友們談談,也許更能幫助釐清自己的感受與期待。
看完文章要用時卻忘光光?點選下方按鈕 收藏 此文章,我隨時都在這等你回來!